第434章 5香驴肉(1 / 2)

第三更,求粉红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逛了几家布店,连蔓儿和张氏挑了本色粗布五匹、本色细布五匹,又挑了青布四匹、大红布两匹、各色花布四匹,质量皆是上等的,算起来买了这么多,比在青阳镇上买要便宜了将近一串钱。

娘儿几个一路就往东城走,一边逛,张氏和连蔓儿一边规划着,这些布带回去哪些要做衣裳、哪些要做垫子、哪些要做帘子等等。

老王家大车店很好找,一路上隻问了一次路,临近晌午时分,娘儿几个就到了。

陆炳武正在大车店的大堂里等她们,原来那送麦种和送棉絮的伙计都已经到了。

大家就一起来到地字第八号房里,验看货物、清算钱款。

陆炳武自幼就跟着父兄跑买卖,做事极伶俐、稳妥。他又去大车店的帐房,借了称来。这在大车店是极常见的事情。

陆炳武拿着称回来的时候,后面还跟了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婆子。

那大姑娘进了屋,就和那婆子一起到热茶、摆点心。

“这是店东家的老闺女,王七姑娘。”陆炳武就向张氏道。

这王七姑娘长的丰壮的身材,一张长脸,门牙有些突出。模样虽极平常,但是举止却极大方,毫无小儿女的羞涩之态。

“连四婶,”王七姑娘一开口就这样称呼张氏,并请张氏坐下喝茶、吃点心,还帮着张氏验看货物。“这两家铺子我都认识。他们也都认识我。只要住的是我王家的大车店,要买他们的货,肯定是最好的货,最低的价。陆家兄弟也不是第一次来。我们这的规矩都知道。连四婶你尽管放心,要是有啥问题,我都给你包着。”

将货物都验看过。连蔓儿将剩余的货款给了那来送货的伙计。张氏就在旁边和陆炳武确定啥时候回去,这些货物怎么带。

这些东西,也算不得太多,她们坐的那辆马车就能够带回去。

商量好了,连蔓儿看着快到吃晌午饭的时辰,就说不回县衙吃了,就在外面找一家馆子。正好请陆炳武一起吃饭。

张氏自然答应。

“还那么麻烦去外边吃干啥,就在我这店里吃吧。我这店里,啥饭菜都能做。”王七姑娘就说让他们在大车店里吃。

“这里的饭菜不错,不比外边的大馆子差,还干净、实惠。”陆炳武就道。

陆炳武这么说。那张氏娘儿几个也就点头。

王七姑娘特意腾出一个单间来,请他们坐了。

“娘,咱在这吃饭,得打发个人给县衙里送信,说咱不回去吃了。”连蔓儿就提醒道。

“对。”

张氏点头,就打发了大车店里一个小伙计回县衙送信。

“小武哥,这太仓你来的多,这里有啥好吃的你都知道,你帮着点几道菜。挑好的。”五郎就让陆炳武点菜。

“三郎哥,你知道这有啥好吃的,也帮我们点。”连蔓儿也让三郎点菜。

大家伙推让了一番,点了菜,又让王七姑娘斟酌着给上几个特色菜。

这大车店厨房的效率很高,刚点了菜。不过一会的工夫,那饭菜就一道道地端了上来。王七姑娘跟着来回亲自招呼。

太仓县的特色美食是驴肉。驴肉火烧和五香驴肉,是来太仓的人必吃的。老王家的大车店也能做驴肉火烧和五香驴肉,不过这端上桌的驴肉火烧,却是从太仓最老字号的张记端过来的,而那一大碗五香驴肉,则出自太仓县城最有名的聚香楼。

在来时的路上。连蔓儿听见赶车的车夫说过一句话,说是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。”这句话是说天上飞的,就属龙肉最好吃。这个龙肉可不是传说中的龙,而是辽东府极北的深山老林里的一种珍禽,叫做飞龙的肉。

地上驴肉,说的则是地上跑的,就属驴肉最好吃。

连蔓儿吃的很开心,这是她来这个年代,第一次吃驴肉。三十里营子那里,庄户人家多是种田为生,少有饲养用来吃的牛羊的。他们吃的最多的是猪肉,然后就是家禽肉。羊肉和牛肉很少,要人从外地贩来卖,而驴肉则更是稀少。

美美地吃了一顿,五郎去结了帐,他们就和陆炳武告辞,从大车店出来,一路溜溜达达地往县衙走。

“……结帐的时候,七姑娘少要了我七十文钱,说里面有两道菜是她请咱们的。”五郎说着话,又拿出一个油纸包来,“还塞给我几个驴肉火烧。”

王七姑娘相当的热情啊,连蔓儿就想。

刚才吃饭期间,张氏曾经向陆炳武打听过那位王七姑娘。陆家人每次来太仓,都住老王家大车店,因此对王家的事也颇为了解。

这老王家大车店,是祖上的产业,到了这一代,也就是王七姑娘的爹手里,已经是第四代了。这位王老板今年已经将近六十岁,他这辈子可以说是顺风顺水,祖上的产业交到他手里,他只需要守成就好,娶了个老婆是米店的大小姐,也非常的能干。

只有一桩憾事。这两口子一共生了七个闺女,愣是没有儿子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